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

霍金的宇宙大探索二:穿越時空

霍金的宇宙大探索二:穿越時空



  要穿越時空,首先將時間視為:第四象限。

  我們可以清楚地將人、物定位在時空中。

  如何穿越時空。

  首先考慮到"蟲洞"這個概念。

  我們身邊存在無所不在的蟲洞。

  蟲洞就存在於時間與空間的隙縫中。

  例如:將近看物體,甚至接近到微觀的世界視野時,會發現量子世界,垮克與垮克間到處都有細縫。

  如果我們將蟲洞從微小的隙縫放大到可以容納一個人通過蟲洞,就可以進行時空之旅嗎。

  這樣的結果真的有可能嗎?

  於是霍金進行的一項簡單的實驗。

  他決定不告訴任何人,在某一特定時間舉辦一個"歡迎時空旅人"的派對。

  他寫下邀請函。

  開始等待時空旅人的道來。

  結果沒人出現。

  為什麼?

  原因出自於:祖父矛盾定理;霍金稱之:瘋狂科學家矛盾,以及麥克風回音效應(FEED BACK)。

  試想,當一個人要回到過去暗殺自己,他有可能辦得到嗎?

  如果一個人(已經組裝好槍上了膛)再回到前一分鐘,朝著正在組裝槍的自己開槍,把自己射死了。

  結果到底是誰開的槍?

  基本上這種違反定律的矛盾不可能存在。

  所以只能想說,這個實驗中,蟲洞的假設導致矛盾。

  加上,如果真的把蟲洞放大,蟲洞會不斷吸入宇宙輻射,所產生的FEED BACK效應,會導致蟲洞的崩塌。

  因此蟲洞的假設不合理。
  但這不代表對未來的時空旅行是不可能的。

  據愛因斯坦的時空相對論。

  重力的影響,會導致時間變慢。

  證據就是我們頭上的GPS衛星。

  衛星上的時間一天平均比地球時間快3秒。

  如果,載人太空船以精準的角度切入銀河系中央的黑洞重力圈,繞行黑洞運行五十年。

  那麼,這些太空人就是在進行時空旅行。因為地球已經經過100年了。
  然而靠近黑洞實在是很危險的事。

 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。

  只要快速地向前行,也能達到通往未來的時空之旅。
  但是這個速度需要接近光速的速度。

  假設地球上有ㄧ輛疾快列車,能以一秒繞地球七次的速度運行。

  因為宇宙速限的理由,列車無法達到光速的速度,但可以非常接近99.99%。

  當列車如此運行一個禮拜後,當乘客們下車,外面的時間其實已經過了十年了,對了,這列車有去無回。
  真的嗎?
  看看歐洲的粒子加速器實驗。
  當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遶行軌道。

  可以發現,原本只存在250億分之一秒的π介子,卻存活了30秒。

  這π介子就是時空旅客了。

     

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

改版後日文N3考心得

  日語能力檢定,今年(2010)七月,增加考試場次,改版後的N1、N2、N3首次登場。


  庫洛茲是考N3,題目比預想中簡單。考完後我有兩個想法。

  題目生活化文字語彙、(文法)讀解、聽力題目都很生活化。

  我覺得改變最多的是,聽力考試的方式。特別是聽力沒有太長的對話,通常只有一、二句話,就要聽出正確答案。應該說聽到問題時,答案就在心中呼之欲出。因為問題就是你要如何表達?

  例如:想請別人幫忙照相,你要怎麼說?(當然是要用敬語!)

  類似這種生活中常用對話,在聽力題目中佔了大多數。
  讀解與詞彙的部分,如果只靠背誦一些考試書籍的內容,我覺得會有些不足。一些題目的語彙用的幾乎是日常生活閱讀文章常見的詞彙,如ぴったり、そっくり...。

  而且在考詞彙時,還要辨析此字詞用在何處最恰當。題目會利用同一個詞彙造出四個造句,此時便要判斷何者為佳。或者反過來,在某句的情境中,填上何詞最恰當,當然詞彙的選擇是給與相近的詞。

  總之考下來後覺得,要考新版的日語檢定考,需要多多閱讀一般日文文章,熟悉一般日常生活會話,掌握住日文的語感,是要考的重點吧。
  也就是說,希望學日文的人,能夠更深入日本文化吧。

  大陸語文學習網站的厲害:

  雖說是第一次考新版的N3,但整個考試形式與內容,其實我在滬江日文學習網就先練習過了。真的覺得經營這個網站的主持人們真是太厲害了,因為各個節目主持人的努力,不僅歷年考試都有彙整、改了新題型後,網內的學習節目也都改頭換面,適合新的考試方式。重點是,只要成為會員(當然是免費的),都可以參加學習節目,每天按部就班地學習,聽說讀寫都練習得到。令我驚嘆學習資源的完備。
  我想我能平靜地坐在考試教室,不必亂槍打鳥地準備考試,真的是多虧了這個日文學習網站。太感謝了!!

  

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

霍金的宇宙大探索一:接觸外星人

 霍金認為在思考是否有外星人這個問題時,可以有兩個遵循規則。



 一、物理定律。


 二、生物演化法則。

 第一個原則下,首先思考地球在宇宙的地理位置,便能發現,宇宙各處都很可能有類似地球的行星。


 第二個原則下,到底宇宙可能存在何種生物?霍金認為,地球本身的各種生態就提供了各種可能性的解答。即使不仰賴氫、氧、碳,水,也能依靠其他元素生存的生物很可能存在,那麼即使不是固態星球,氣態星球也可能有生物居住。


 再加上如果生物真的是由彗星到處散播種子而形成,則宇宙各處可能充滿了外星生物。


 那為什麼事實上,我們到目前為止都沒接收到外星人的無線電波?也沒在其他星球發現外星生物?

 在思考答案時,我們得先清楚我們找的是什麼樣的生物?

 如果是那種仍未擁有高科技發展的生物群,則有待我們主動去發掘。但依現今科技與設備,要達到土星就要花上幾十年,如果要探索太陽系以外的生物就更困難了。

 再假設其他星系的外星生物如同我們有相當程度的科技發展,可以發出存在訊號,但是訊號可能要經過幾百萬光年才能到達地球,再等地球回復訊號,這段往返期間,這個外星文明很可能已經滅亡了。

 又或者,我們未知的外星生物,可以製造蟲洞,往來宇宙,這顯示他們的科技比我們高太多了,也許就如科幻影片那般,已經接近地球也說不定。可是那樣的話,各國政府即使保密作得再好,消息還是會洩漏。且真到那時,人類可能要開始擔心了,因為對方太過強大,人類也許會遇上生存危機,就像哥倫布當年踏足美洲大陸的情況,對當地印第安人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事。


 因此在尋找外星人時,也許不應過分樂觀地暴露地球人的相關資訊。


  以上是節目內容的大概。


 看完此集,我有兩想法。
 其一:反身求諸己。


 就像霍金面對宇宙的無垠,如何去思考外星人是否存在?又如何生長、生存時,是以地球為思考的範例,出發點。


 其二:探索自己無窮的可能性,不畫地自限。


 一想到宇宙他處,可能存在無窮的生命可能形式,人類目前的發展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種,就不禁認為自己也是有無限可能的發展形式,要勤勞一點,不能老是依賴習慣。


  而將這兩個想法結合在一起,就會從沒有收斂的無限可能性堆疊成一個事實,就是現在。